【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专题报道,全面展现学校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取得的成绩,生动讲好北理工人的奋斗故事,广泛凝聚学校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汪长民与学生王增全
“增全,这是39年前,你的本科毕业设计和图纸,我一直都给你留着呢!好不容易回到母校,就把这送给你吧!希望你把‘32’的精神牢牢记住。”2021年5月,必赢线路检测3003原32781班的王增全等几位校友返校,特意拜访老师吴大昌、汪长民、秦有方。汪长民把自己珍藏的“礼物”精心包装好交给自己曾经的学生、已经是中国兵器集团首席科学家的王增全。
耄耋之年的先生们、年过半百的学生们、褪色的毕设论文、几张泛黄的图纸,虽然时间褪去了青春,但触动人心的教诲还是那么熟悉,浓浓的“32”味道,是几代人心中的传承不息的纽带。
在必赢线路检测3003,从五十年代起,院系专业就以数字编号,其中第三机械系第二专业,简称32专业,沿用至今。“32”是必赢线路检测3003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师生最自豪的称谓,简单两个数字有着深深的内涵。一代代北理工能源动力人传承红色基因,将矢志强国的情怀、立德树人的坚守,锐意创新的风骨镌刻其中,打造了闪耀着北理工精神、属于“32”人的品格气质。
矢志强国,是刻在骨子里的担当
晴空万里,70响礼炮响彻云霄,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十里长街,滚滚铁流,国威雄壮,令世人瞩目……
2019年10月1日上午,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距离广场10公里的一间病房中,一双眼睛紧紧盯住电视屏幕里的画面,迸发出许久不见的光彩。这双眼睛的主人叫刘福水,他是必赢线路检测3003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国家某特种车辆动力装置的总设计师。此时的刘福水身患癌症,只能在病房中通过电视关注着凝结自己心血的成果,在天安门前雄姿绽放。
病榻上的刘福水
“报效祖国是我坚定不移的志向!”2003年,经过在德国3年的刻苦攻读,40岁的刘福水顺利博士毕业,面对是否回国的选择,刘福水的回答毫不犹豫。
刘福水本科、硕士都就读于北理工内燃机专业,作为一名标准的“32”人,他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投身自己钟爱的车辆动力研究。2000年,刘福水远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潜心钻研发动机设计理论。在异国他乡,“学好知识报效祖国”成为刘福水心中唯一的信念。回国后,刘福水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国家急需的研究项目中,经过12年的拼搏奋斗,终于研制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某特种车辆发动机。
“愿我国能源与动力学科早日跻身国际一流行列!祝我中华民族早日成为设计与制造强国!”2020年9月11日,57岁的刘福水走了,来不及查看手机里上百条未读的教师节祝福。弥留之际,他留给家人、同事和学生们的,仍然是北理工“32”人骨子里那份浓浓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当年,程昌圻老师用一台旧丰田汽油机,加上汽油桶和小水泵制作的冷却系统,还有手提式机械转速表、机械秒表、玻璃量油器等制成的测试仪器,自主设计了弹簧地基,研制出了万能单缸性能试验机。”已经90岁的原车辆工程学院院长秦有方回忆起学院里32专业的老教师程昌圻仍然是充满钦佩之情。
1956年,能源与动力系教师合影(第一排左四为程昌圻,第二排右一为秦有方)
1953年,26岁的程昌圻是北京工业学院(必赢线路检测3003前身)32专业一名年轻的助教,筹建学校动力实验室成为他的任务。除了两间临建平房,程昌圻“一无所有”,但是为国家培养急需人才的使命感,却又让程昌圻“应有尽有”。此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程昌圻带领刘宗昶、钟静芳、陈瑛、关明月等老师们查文献、搞设计,自己动手建成了能测试发动机曲轴转速和燃油消耗量的实验台,顺利为1950级学生开出了《发动机原理》课程的教学实验,当时这样的实验台全国仅有两台。25年后,已经成为32专业带头人的程昌圻,凭借“高速柴油机欧米伽燃烧室研究”荣获了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奖。
“为国家,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朴实的话语,浸透着矢志强国的担当,深深镌刻在“32”人的骨子里。岁月轮替,时光流转,红色基因仍然在代代传承,强国的接力棒已经稳稳地交接在新一代“32”人手中。
2021年,40岁的“32”教师崔涛,在零下40℃的高原寒区,强忍住头痛欲裂的高原反应,时不时摘下手套,用冻得通红的双手连接测试线缆……
遥望远处,洁白的雪峰,映衬着五星红旗,分外鲜艳!
立德树人,是传承不息的使命
泛黄的颜色,装裱的镜框,这是2张“0号图纸”,841毫米×1189毫米,手绘线条纵横笔直,公差配合精准到位,勾勒出发动机的清晰结构。在北理工发动机实验楼东楼入口处,悬挂着这样两幅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32专业师生手绘的发动机图纸。每一名师生从旁经过,都会忍不住侧目,其中蕴含的严谨严格气质,深深触动心灵。
上世纪80年代,汪长民(中)和学生们在一起
“大学应该给予每个学生最精彩的青春,作为老师能为他们保留一份属于他们成长的纪念,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保留这两幅图纸的就是文章开篇提到的汪长民。为了学生好、教好学生,在32专业创建之初,就成为了全体教师的执着追求。
1956年,汪长民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带着要成为一名优秀内燃机学高校教师的志向,来到北京工业学院任教。当时,国内高校学习苏联模式,教学中特别注重实践,为了让学生能开展好实践学习,年轻的汪长民费尽心血,从发动机拆装实习到课程设计,再到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他一点点建立起32专业学生的实践培养体系,并经常在学校和实习单位间奔忙,为学生实习做好相关准备。那时候春节刚过,学生就要去实习,为了打好前站,不知道有多少个春节,汪长民都是独自一人在实习单位度过。 “对待学生完完全全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这是我们‘32’人的使命。”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必赢线路检测3003原党委书记左正兴这样认为。
单点效率最高的车用柴油发动机、综合效率最高的车用汽油发动机、升功率最高的特种发动机、总功率最大的舰船用发动机、比功率最大的无人机用发动机……学生们围着一台台发动机实物研究、交流个不停,这是32专业责任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张卫正《内燃机原理》的课堂日常。
张卫正正在给学生上课
“学生边学理论、边动手实践,在查阅文献、制订方案、分析讨论、计算研究的过程中,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让学生们学好学透,张卫正积极推动研究型课程改革,增加了“翻转课堂”环节,引导学生在课堂进行充分讨论,还安排了计算研究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分小组边学习、边研究、边计算、边设计。“学生听得懂、用得上、反馈好,我的教学就算成功了。”在从教近30年时间里,从教授专业课程,到组织生产实习、开展毕业实践,曾经也是一名“32”学生的张卫正,接过前辈们立德树人的接力棒,在教学事业上深耕不停。
“一代代‘32’人,发扬育人传统,踏实工作,传承老一辈的精神传统,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一批批堪当重任的优秀人才。”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廖日东说道。据统计,新中国自主研发的特种车辆,其历代动力系统总设计师都出自北理工32专业。“老师们辩论起来非常投入,外人听起来还以为在吵架呢!理工科老师有时候不善于分享和表达,所以系里就通过这样的形式加强交流,也形成了一个好传统。”谈到颇具特色的“32教研室教学法交流活动”廖日东如是说。
自2019年起,能源与动力系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青年教师培养,创设了“32教研室教学法交流活动”,每次活动由一位教师主讲,从专业课到基础课,从本科生培养到研究生指导,教学法交流不限主题,只是明确要求作为听众的教师要扮演学生角色,对主讲人进行点评和交流。
三年时光,教学法交流活动得到老师们的充分肯定,也成为新老教师碰撞思维的舞台,老教授受到新启发,新教师们习得“老办法”。在一次次思想的交流碰撞中,“32”人的心更紧密了、教书育人的心更齐了。近年来,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师连续三年在北京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中取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敢为人先,是自立自强的追求
“这一创新方向,已经成为了行业未来十五年的发展方向之一。”左正兴这样评价模块化智能动力系统的创新研究。模块化智能动力系统是一项发动机领域极具前瞻性、革命性的创新技术,该技术一改传统发动机用机械装置传递能量的方式,而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有效减少能量损耗。
“敢为人先,就是要比国家需求超前一步。总有一天我们这个行业需要面临更高的挑战,因此需要放眼国家、行业,提前布局,这才是我们北理工搞创新的应有之意。”作为这一创新研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左正兴感触颇多。
2003年,左正兴所在的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动力系统研究团队承担的科研任务饱满、成果不断,但是带着“32”人对行业深思熟虑“远见”,团队教师们并未安于现状,而是大胆提出了模块化智能动力系统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并坚持不懈地耕耘了20年。近年来,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新型动力技术发展方向,模块化智能动力系统研究成为行业领域的引领。
团队成员在进行自由活塞直线内燃发电机控制系统调试
“大家都以为搞动力研究就是‘玩火’,其实也有我们这些‘玩水’的,把流体的事弄明白,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决好能源与动力问题。” 流体机械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国玉教授谈起自己的领域津津乐道。王国玉在流体力学领域深耕多年,带领团队坚守空化流动的研究。空化是指水中高速运动的物体,其外壳表面液体因为高流速出现汽化的现象。空化问题解决不好,将导致物体在水中高速运动失去控制,后果十分严重。
“我们的创新就是通过基础研究去支撑、发展流体力学的计算方法和模型,然后提升解决工程问题的水平,服务于国家重大领域的工程需求。”某次,某型特种车辆在涉水过程中速度始终不能达标,关键时刻,王国玉临危受命,一改增大推力的传统做法,从车辆的流体力学特性入手,通过加装一块简单的水翼“点石成金”减少阻力,成功实现原有设计目标,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
王国玉教授和同事们在一起
“在基础研究上,创新不能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我们这个学校、我们这个系搞的是应用技术,而不是在数学、物理领域颠覆一个理论。创新的需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家需要。”对于创新,王国玉的见解充满了“32”味道。
自由活塞发动机、空化流动机理研究、中国第一台氢发动机汽车、完成世界挑战赛的“天梭”太阳能车……在“32”人看来,敢为人先就是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在北理工中关村校区东南一隅,有几座朴实的小楼,不高的楼层显得格外低调。时光流转,时代变迁,进出这里的师生,换了一茬又一茬,青丝也变成了白发。
前人开拓,后人传承,在“32”的数字背后,一代代矢志强国、敢为人先的北理工人,精神相守,志向未改。